小時候,一跨進臘月的門檻,我就天天盼望過年,似乎過年就是我們小孩子的節(jié)日,因為過年能實現(xiàn)我很多愿望---不用寫作業(yè)、做家務(wù),還有壓歲錢,過年能穿新衣服、新鞋子、吃好的,能走親戚、串門子、放鞭炮……這些簡單而又實在的收獲,會讓我無比滿足和快樂!
現(xiàn)如今,卻害怕過年。因為在過去一年里,自己難免又多出一些白發(fā)??粗⒆觽円惶焯扉L大,自己竟一天天老去。過年,就意味著又長了一歲,又衰老了一回。歲月這把無情的刻刀,毫不留情地在我的臉上刻滿了縱橫溝壑的皺紋。漸漸地,漸漸地,已沒有勇氣去直面鏡子中的我,因為再光鮮的衣服也難以掩飾歲月摧殘后的滿臉滄桑。
小時候,一個二踢腿,一張新年畫,就能體會到濃濃的年味。趕年集,揭對子紙,排隊請村里的文化人親書對聯(lián)。我最喜歡揭年畫了,尤其喜歡揭那種像連環(huán)畫式的年畫,大人們把它往墻上一貼,自己再踮起腳一看,那個興奮勁真是無以言表。我們兄弟姊妹的口袋里都裝著幾顆叫“長生果”的炒花生,不時地掏出來剝開一顆,塞進嘴里,慢慢地咀嚼著,那個香脆真是回味無窮。大年初一,我們就跟著大人出去給村里的長輩們拜年,逢人便說“新年好”,還能掙到幾毛或一塊的壓歲錢。人們在拜年聲中,慢慢體味著鄰里鄉(xiāng)情的濃烈。
現(xiàn)如今,鞭炮稀落,年味漸淡。久居城里的人們不再習(xí)慣趕年集,逢買必上超市。住著如同鳥籠的樓房,鞭炮亦無處燃放,頂多在單元門口和入戶門上貼個“福”字了事,一幅掛歷替代了年畫。中央電視總臺春晚的總導(dǎo)演換了一茬又一茬,燈光舞美也是日趨“高大上”,但不知道為什么,人們對它卻漸覺如同雞肋般索然無味,大人孩子們不知從何時起已經(jīng)悄然變成“低頭族”,都在默默地掐著手機,孩子玩著王者榮耀,大人看著搞怪視頻,親人之間少了些家長里短,少了些噓寒問暖,多了些相互埋怨,多了些指責(zé)白眼。就連拜年也懶得親自串門,一個電話、一個群發(fā)短信或微信,甚至一個表情就敷衍塞責(zé)地替代了熱情的問候,昔日那隆重的儀式已經(jīng)蕩然無存。
小時候過年,能吃上一塊糖,就是滿滿的幸福,而如今縱有山珍海味,也是索然無味。小時候過年,得一張三好學(xué)生獎狀,就能給父母帶來莫大的欣慰和滿滿的希望,而如今過年,縱使給父母金錢萬貫,也換不來父母的健康,也阻止不了父母漸漸衰老的腳步。小時候過年,孩子帶給父母的是羽翼漸豐的喜悅,而如今過年,只剩下父母與子女之間無盡的相互牽掛……
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”其實,日子何嘗不是這樣一條河,看著河水流走,隨手撕去日歷,跟過去的自己道個別。我們每一個人,不但找不回失去的年華,連從前的“我”也都無影無蹤了。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大門,哐當(dāng)哐當(dāng)?shù)卦谀闵砗缶o緊關(guān)閉,任你哀求、嘶叫、拍打,歲月之門過去了就不會再開啟。
看著新的裝扮、新的衣服、新的氣象。一邊從從容容“臨淵羨魚”,一邊又想著如何“退而結(jié)網(wǎng)”。才知道我們失去的太多、太多……我們失去了童年,才知道長大;我們失去了歲月,才知道自己是活著;因為我們變老,才知道不能挽留時間。面對這個春節(jié),我們不妨讓靈魂、讓思維在這里駐足一會,對生命來番清點。面對那些還沒有拉開序幕的嶄新未來,多些設(shè)計、多些幻想,讓希望更實在些,讓夢想向現(xiàn)實靠攏。給父母多些孝心、多些體貼,讓他們安享晚年;給妻子或丈夫多些溫柔、多些理解,直到地老天荒;給孩子多些鼓勵、多些自由,別只盼成龍成鳳,但求做個好人;給朋友多些祝愿、多些交流,大家和和美美過好每一天……
人生不能假設(shè),也無法重來。也許,也許這樣的安排,在你我的生命中都是等待……
一年之季在于春,春季是四季之首,在新的時間里我們將踩出一行新的足跡,生命的里程又開始了一次始發(fā),就像時針轉(zhuǎn)過一圈,未來也將成為歷史。所以,多一點期望,就多一份珍惜;多一點幻想,就多一份激情。
掬起一盈清水,從時間的沉淀中墜落下來,碎裂失散四濺。碎裂的是我的夢想,四濺的是我的懷念。
過年,又是一個新的開始……(謝心紅)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