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竹山
聽竹山故事
我們?yōu)槟窒硪粋€故事
留一段記憶
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好
今天為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:
茶香滿山
作者:賀子璇
中國是茶葉的故鄉(xiāng),茶文化是中國文明中的一顆璀璨明珠。我的家鄉(xiāng)在竹山的一個小鎮(zhèn),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——得勝。得勝的圣水茶素有“貢茶”之譽(yù),圣水毛尖多次被評為湖北名優(yōu)產(chǎn)品。我為家鄉(xiāng)的茶文化而驕傲,但我卻很少親自采茶。這次恰逢假期,我便央求母親帶我一起采茶。
山里四月的清晨,微風(fēng)拂面,還有一絲清冷。天未曉時,狗吠聲打破了山村的寧靜。原來,是村里的婦女們結(jié)伴出門,她們相約去青山深處,與早春的綠茶來一次美妙的約會。
高山云霧出好茶,茶園多在半山腰上,沿著溪岸,踩著濕漉漉的小路,向著茶山進(jìn)發(fā),霧氣彌漫,露水打濕了褲腳,但采茶人沒時間駐留,他們走得更輕快了。清明前后是茶農(nóng)采茶增收的黃金期,一天一個價的行情,讓茶農(nóng)們從開采的第一天起就開始了這場與時間的賽跑。
茶山上,云霧繚繞,露珠掛在嫩綠的茶葉上,晶瑩剔透,茶樹間夾雜著各種花草,相映成趣。山林間,鳥兒競相歌唱,好像在為采茶人演奏一首首美妙的歌謠。屏息凝神,茶香草香撲面而來,令人心曠神怡。
正當(dāng)我沉醉美景之時,鄰居伯母已經(jīng)招呼母親去她家的茶地開始采茶。眼看她們的竹簍已鋪滿一層,我也趕緊加入。茶樹上的新葉挨挨擠擠,密密麻麻。有的新綠的小芽還被包裹著,有的已探出小腦袋,有的則瘋長成細(xì)長的新葉……她們舒展著柔嫩的腰肢,好像在迎接我的到來。
母親看我在出神,便招手喊我過去,說:“采茶是個耐心活,注意力要集中,還要講究技巧,采的時候用拇指和食指掐下嫩芽,放茶的拳心不能握得太緊,握得太緊會將芽茶捂熟,影響后期制作質(zhì)量,也不能太松,太松了,芽茶會從指縫掉落……”她一邊說一邊示范給我看,手指在茶葉上輕輕一掐,一枚嫩芽便被采下……如此循環(huán)往復(fù),動作輕快而迅速,連貫而準(zhǔn)確,母親的雙手好似在茶樹上演奏樂曲。輪到我了,卻感到這嫩芽仿佛在和我捉迷藏,兩只手不聽使喚,眼睛也應(yīng)接不暇,看準(zhǔn)了這一片卻落下了那一片,看來,采茶還真是個技術(shù)活??!
不知不覺已是正午,太陽早已高懸空中,刺眼的陽光灼燒得皮膚火辣辣疼,我再也沒有初入茶園的興致了,感到腰酸背痛,直起身來伸個懶腰。直腰的瞬間,山的那頭傳來一陣亢奮的歌聲,純天然的歌喉像一種深山中毫無修飾的樂器。母親說,那是花鼓子歌,是一種即興演唱的民歌。難怪,這種歌雖然沒有高深的演唱技巧,聽起來卻十分生動有趣,讓我的疲勞也漸漸消解了。
在茶主家吃過午飯,稍作休息,我們便又進(jìn)入茶地。我和母親今日是給一個伯母摘茶,伯母已近60歲,聽說她的兒女都很有出息,都在城里買了房。我問母親,伯母怎么不跟兒女去城里享福,反而要留在老家種茶呢?母親說伯母有些木訥,耳朵還有些背。我大聲跟伯母談起這些,她像變了一個人,眼睛里閃著一種我不曾見過的光芒:“還是咱鄉(xiāng)下空氣好?。≈灰饲诳?,菜啊肉啊都夠吃,不用買,娃兒們也愛回老家來玩。還有,我實在是舍不得這片茶園啊,現(xiàn)在年輕人都在城里,我們再一走,這茶園不就荒了?”
伯母講這些話時完全不像一個沒讀過一天書的老農(nóng)。這時,她的小兒子長嘆一口氣,無奈地笑著說:“媽,你是最不會享福的人了!”
伯母搖搖頭說:“你媽啊,是最幸福的人!”這村里大多數(shù)父輩都和伯母一樣,她們辛苦半生供出了出人頭地的兒女,年過半百卻不愿意離開故土,放棄了去城市享清福的日子,植根青山傍著河流,面朝黃土。他們很少走出大山,卻用自己的雙手讓這千年的綠茶走出小鎮(zhèn),走出湖北,香飄世界。
不知不覺,已近傍晚,收茶的商販一聲聲吆喝著,茶農(nóng)們趕緊帶著自己采摘的嫩芽去售賣。母親和伯母摘得仔細(xì),我們的茶被評為一等茶,賣到了60元一斤的高價。母親和伯母從收茶人手里接過鈔票,眼睛笑得瞇成了一條縫,這一刻,仿佛這一天所有的辛勞都化為了烏有。
遠(yuǎn)處山坡上,鷓鴣鳥高一聲、低一聲地鳴叫著,在夕陽的余暉中,我揮手告別了這座茶山。
感謝您的收聽。如果您喜歡,請在微信公眾號文章下方點擊在看、留言,并轉(zhuǎn)發(fā)分享給更多的朋友。
您可以下載“云上竹山APP”在視聽欄目中收聽,還可以在竹山綜合廣播調(diào)頻(FM)96.8兆赫節(jié)目中收聽,我們下期節(jié)目,再見!
作者:
賀子璇(右),現(xiàn)就讀于竹山縣第二中學(xué)。指導(dǎo)教師:李霞。
朗讀者:
余皓若,竹山縣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。
《聽竹山》欄目,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詩歌,投稿至今日竹山網(wǎng)在線投稿,并請在標(biāo)題前注明“聽竹山”。本節(jié)目文章屬作者原創(chuàng)作品,如有侵權(quán),作者自行負(fù)責(zé)。



